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湿与寒在一块叫寒湿,与热在一块叫湿热,与风在一块叫风湿,与暑在一块就是暑湿。湿邪不去,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好似隔靴搔痒,隔山打牛。日常不少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,甚至恶性肿瘤,其实这类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。
体内湿气重如何祛除
1800多年前,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《伤寒论》中说身大热,反欲得衣者,寒在骨髓。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非常高,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,表明体内寒气非常重,寒邪都到骨髓了。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,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。
张仲景是《伤寒论》的作者,在他那个年代大家忍饥受冻,疾病以寒邪为主,用热药就能直接对治。现在伴随生活环境的改变,单纯的伤寒已经极少见了,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块,形成了湿邪。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,主如果以湿邪为主。湿为阴邪,遏伤阳气,妨碍气机。换句话说,阳虚的年代是湿邪在作祟。